在地理信息系统(GIS)中,ArcGIS服务缓存是为了提高地图和图层的响应速度和性能,将地图图层或其他空间数据预先生成并存储为瓦片的技术。服务缓存可以大幅提高Web地图应用和桌面应用的加载速度,尤其是在使用大范围、高分辨率的数据时。配置服务缓存时,可能会遇到瓦片缺失的问题,通常发生在瓦片生成过程中某些区域未被正确处理。本文将介绍ArcGIS服务缓存配置怎么做 ArcGIS服务缓存瓦片缺失重构。
一、ArcGIS服务缓存配置怎么做
服务缓存的概述 服务缓存是ArcGIS为提高图层加载速度而预先生成并存储图层的不同视图(瓦片)的技术。通过缓存,ArcGIS能够将复杂的地图和空间数据转换为一组瓦片,这些瓦片可以在用户请求时快速加载,而无需每次都重新渲染地图。服务缓存广泛应用于Web地图、Web应用程序以及大规模数据展示的场景。
ArcGIS服务缓存的主要类型 ArcGIS支持不同类型的服务缓存,包括:
地图服务缓存(Map Service Cache):为地图服务生成缓存,适用于静态地图。
图像服务缓存(Image Service Cache):为图像服务生成缓存,适用于图像数据,如遥感影像和高程数据。
场景服务缓存(Scene Service Cache):为三维场景服务生成缓存,适用于三维可视化和场景分析。
如何配置ArcGIS服务缓存 在ArcGIS中配置服务缓存通常需要通过ArcGIS Server管理控制台或ArcGIS Pro工具进行。具体步骤如下:
在ArcGIS Server中配置服务缓存:
打开ArcGIS Server管理控制台。
创建一个新的地图服务或图像服务。
在服务属性中选择“缓存”选项。
配置缓存的级别、格式和瓦片大小等参数。缓存级别通常包括多个缩放级别,以适应不同的显示需求。
选择缓存的投影,通常使用Web墨卡托投影(EPSG:3857)以便与Web地图应用兼容。
设置缓存的区域或范围。可以选择整个地图或指定区域进行缓存生成。
开始生成缓存。这一步骤会根据配置的参数生成所有瓦片。
在ArcGIS Pro中配置服务缓存:
打开ArcGIS Pro,加载需要发布的地图或图层。
在“Share”选项卡中,选择“Web Map”或“Web Layer”。
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“Tile Layer”,并设置瓦片格式和缓存级别。
设置缓存的范围和投影。
发布服务并生成缓存。生成完成后,缓存将自动与ArcGIS Server进行同步。
缓存的更新和管理: 在ArcGIS中,缓存是动态的,随着数据的变化或地图服务的更新,可能需要对缓存进行重新生成或更新。可以通过ArcGIS Server管理控制台或ArcGIS Pro中的“Clear Cache”功能来清除旧的缓存,并重新生成新的瓦片。
服务缓存的优化设置
瓦片大小和分辨率:合理设置瓦片大小,以平衡性能和加载速度。较小的瓦片文件可以加快加载速度,但可能会增加生成和存储的成本。通常,瓦片大小设置为256x256像素或512x512像素较为常见。
缓存分层:根据用户需求,设置不同级别的缓存。对于大范围的地图,可以使用更低分辨率的缓存;对于局部区域或高精度地图,可以使用更高分辨率的缓存。
增量缓存更新:对于更新频繁的地图,可以配置增量缓存更新功能,自动更新有变化的部分,而不必重新生成整个缓存。

二、ArcGIS服务缓存瓦片缺失重构
瓦片缺失的原因 在服务缓存生成过程中,可能会遇到瓦片缺失的情况。常见的瓦片缺失原因包括:
数据缺失或不完整:某些区域的数据可能由于采集问题或数据源错误而丢失,导致生成的瓦片中部分区域无法显示。
缓存生成中断:由于网络问题、硬件故障或其他因素,缓存生成过程可能中断,导致某些瓦片未能生成。
缓存范围设置错误:在设置缓存范围时,如果没有正确指定需要缓存的区域,可能导致某些瓦片缺失。
图层更新未同步:当地图数据发生更新或修改时,原有的缓存可能会与最新的数据不一致,导致瓦片显示不完整。
如何修复瓦片缺失问题 对于瓦片缺失问题,ArcGIS提供了一些方法来进行修复和重构:
重新生成缺失的瓦片: 在ArcGIS Server或ArcGIS Pro中,可以通过更新缓存来重新生成缺失的瓦片。具体操作步骤如下:
进入ArcGIS Server管理控制台,选择需要更新的服务。
选择“Cache Management”选项,并查看哪些区域的瓦片缺失。
在“Clear Cache”功能中,选择删除缺失瓦片区域的缓存。
重新生成缺失区域的瓦片,确保完整性。
使用增量更新: 如果瓦片缺失的区域较小,用户可以通过增量更新功能仅更新缺失区域的瓦片,而不必重新生成整个缓存。这种方法可以节省时间和计算资源。
在ArcGIS Pro中,选择需要更新的瓦片区域,进行增量更新。
在ArcGIS Server中,选择“Generate Tiles”并指定缺失区域,执行增量更新。
检查数据源并同步更新: 在进行瓦片生成时,确保数据源没有问题。对于需要经常更新的地图,建议启用数据源的同步机制,以确保每次生成缓存时都使用最新的数据。此外,确保地图服务的图层与缓存的图层保持一致,以避免数据不一致导致的缺失问题。
使用缓存范围与缩放级别: 如果瓦片缺失问题出现在某个特定区域或缩放级别,可以调整缓存的范围和缩放级别,并重新生成缺失的部分。例如,某些区域可能由于较大范围的选择而未被覆盖,用户可以手动设置合适的范围并进行重建。
确保瓦片生成不受阻:
硬件和网络检查:确保硬件和网络环境稳定,避免在生成瓦片过程中中断或丢失。
性能优化:合理配置缓存生成的时间和频率,避免在高负荷期间进行大规模的缓存更新。

三、ArcGIS与云计算结合的服务缓存优化
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,ArcGIS也逐渐支持将服务缓存部署到云平台(如AWS、Azure等),以便更高效地管理和提供大规模的缓存服务。通过云计算,用户可以动态扩展缓存存储和处理能力,确保大范围、高分辨率的瓦片能够快速生成并提供服务。云平台还可以通过内容分发网络(CDN)将缓存内容分发到全球,提高瓦片加载速度和响应效率。
总结
ArcGIS服务缓存配置怎么做 ArcGIS服务缓存瓦片缺失重构介绍了如何在ArcGIS中配置服务缓存,并解决瓦片缺失的问题。通过合理配置缓存参数、使用增量更新功能以及确保数据源的一致性,用户能够生成完整、准确的瓦片数据。同时,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应用,ArcGIS的服务缓存功能将更加高效,能够更好地支持大规模地图和影像服务的快速加载和高效渲染。